13.11.08(四) 一晚夜火車後,晨早06:40便回到首都德里,因為晚上要搭飛機往科欽Kochi,所以先將行李寄存在火車站! RS 10 X 5件 =RS 50
德里火車站
火車站外的賣茶檔
時間太早,怕其他景點未開門,所以小高話要先遊附近的景點紅堡Red Fort,吓,乜唔係Day 1 晚上已去了紅堡看聲光show時去過咩?小高話o個日只係睇show,唔算參觀喎!咁唯有齊齊買飛再入過啦!RS 250/P
等開門時,影下d小朋友先!
唓!咪同o個日睇嘅咪一樣!不過呢次可以近距離參觀咁囉!
紅堡坐落在亞穆納河西岸,是舊德里主要建築遺蹟之一,2007年剛被列為世界遺產。紅堡又稱為拉爾‧奎拉城堡(Lal Qila),是蒙兀兒帝國第五代君主沙賈汗王將首都自阿格拉遷移到德里,於1639-1648年所建造的,樣式與阿格拉堡十分類似,都是採用紅色砂岩構成。不過沙賈汗王卻從沒能夠在此執政,因為他被他的兒子奧朗傑伯(Aurangzeb)罷黜王位並且被軟禁在阿格拉堡。
紅堡雖然在蒙兀兒帝國強盛時期所建,也一度短暫成為國都,不過奧朗傑伯卻是第一位、也是最後一位在紅堡執政的君王。紅堡四周環繞著紅砂岩城牆與護城河,城牆高度從18~33公尺不等,長達2.41公里。紅堡主要入口是拉荷利城門(Lahore Gate),入內後後經過一個類似長型拱廊狀的購物區,稱作是市集(Chatta Chowk),這裡是從前專門賣銀器、珠寶和金飾品給皇室貴族的商店區,而今則是販賣各式各樣紀念品的商店。
堡內建築物包括公眾大廳、私人大廳、明珠清真寺、彩色宮殿、哈斯瑪哈勒宮、皇家浴池和噴泉花園等。
參觀完都係08:30,在街上見到麥記,入去食個早餐先!
叫咗三個餐,都係RS 155(HKD25.8)好抵食!
街上賣早餐的檔攤
試過呢D味道好似馬蹄的食物!
迦瑪清真寺(Jama Masjid)RS200/P
位於紅堡附近的迦瑪清真寺,是全印度最大的回教寺院,寺內的中庭可容納25000位教徒朝拜,是蒙兀兒帝國最熱愛建築的沙賈汗(Shah Jahan)王最後任命興建的建築,建於西元1644~1658年間。
位於紅堡附近的迦瑪清真寺,是全印度最大的的清真寺。寺內的中庭可容納25000位教徒朝拜,由於周圍是穆斯林居住的區域,充滿濃郁的伊斯蘭教氣息。
這裡是蒙兀兒帝國最熱愛建築的沙賈汗王(Shah Jahan)最後任命興建的建築,建於西元1644-1658年間。
清真寺四周被紅色砂岩的拱廊包圍,包含有3個大門、4個方形塔樓、2個壁龕、2個高達40公尺的尖塔,和中央高達60公尺的圓頂。而位於清真寺中庭的長方形水池,是穆斯林朝拜前淨身的地方。
迦瑪清真寺由紅色砂岩和白色大理石組合而成,主要入口有3個,位於清真寺北邊、南邊和東邊。東面的大門原是君王方能進出的專用門,現在僅在週五或伊斯蘭教節慶時才開放給穆斯林進出;一般的遊客僅能從北面和南面的大門進入清真寺。
有感而發 (1)
[youtube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-YFAqzqeLw&hl=zh_TW&fs=1]
顧特卜高塔建築群(Qutb Minar and its Monument)RS250/P
擁有全印度最高石塔的顧特卜高塔建築群,最初始建於1199年,在1231年、1368年和1503年陸續增建,是印度最早的伊斯蘭教統治者興建的,屬於印度德里蘇丹國的伊斯蘭教建築,同時也是早期阿富汗建築的典範。
顧特卜高塔是奴隸王朝(Slave Dynasty)德里蘇丹國的創立者顧特卜烏德汀艾巴克(Qutab-ud-din Aibak)所建,是為了紀念 1192年阿富汗伊斯蘭教征服印度教拉吉普特王國的勝利之塔。顧特卜將王國建立在拉吉普特王朝的舊址Lal Kot,於1206年成為印度第一個以伊斯蘭教立國的王國。
為了象徵伊斯蘭的勢力,塔上的銘文宣稱要讓真主的影子投射到東方和西方,不過,當顧特卜去世時,高塔僅建了第一層,後來由他的女婿伊爾圖特密許(Iltutmish)繼續接手,另外增加了以紅砂石建造的三層樓。這三層外壁帶有半圓形與三角形凸壁相間的凹槽縱溝;然而接任者Firoz Shah Tughluq卻以白色大理石混合紅砂石增加了第4、5層,讓它呈現平滑的圓筒形。
整個顧特卜高塔共分 5層,塔高72.5公尺,塔基直徑約14.3公尺,塔頂直徑約2.5公尺。
雖然說顧特卜高塔是印度伊斯蘭藝術的最早範例,不過修建此塔的卻是當地的印度工匠。環繞塔壁的橫條浮雕飾帶,既裝飾著阿拉伯圖紋和古蘭經銘文,同時點綴著印度傳統工藝的藤蔓圖案和花彩垂飾,融合了波斯與印度式的藝術。
【鐵柱Iron Pillar】
奎瓦吐勒清真寺中庭高約7公尺的鐵柱,遠比清真寺歷史還要久遠,可追溯自4世紀。上面記述著鐵柱來自他處廟宇,是為了紀念笈多王朝(Gupta)國王Chandragupta Vikramaditya。在鐵柱的頂端有一個洞,可能是毘濕奴的坐騎Garuda,不過沒有告訴後人這隻鐵柱是如何鑄造的,只知道鐵柱純度百分之百,並且經歷1千多年都沒有生鏽。傳說中如果背對著鐵柱以雙手環繞,那麼願望就會成真!不過現在印度政府已經將鐵柱圍起來,遊客只能在一旁想像了!
街邊果汁
有感而發 (2)
[youtube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xWll7-13EQ&hl=zh_TW&fs=1]
蓮花寺(Bahai Temple)免費
這個外型宛如一朵蓮花的白色大理石寺廟,是巴哈教(Bahai)在全球興建的其中一座寺廟,在1986年完工,其蓮花造型象徵著所有宗教的純潔與平等。過去幾十年間,巴哈教在全球各地如美洲的美國、歐洲的德國法蘭克福、澳洲雪梨、非洲烏干達,和亞洲以色列等地興建廟宇。
巴哈教原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的一支,但因教義發展已經脫離了伊斯蘭教的觀點,所以自行一派。巴哈教不崇拜可蘭經、沒有神職人員和教堂,只是在每個大洲建造一個紀念性的廟宇。每座寺廟都有9面牆,代表最大數,而廟宇內不販賣紀念品也不接受捐贈。遊客可自由前往蓮花寺參觀,只要保持肅靜即可。
似唔似悉尼歌劇院?
好多人,要排隊入內參觀,但其實入面無乜好睇!只係一個好大的崇拜禮堂!
呢D就係三斤揹兩斤
遊人好多
胡馬雍大帝陵墓Humayun’s Tomb RS250/P
胡馬雍大帝是蒙兀兒帝國的第二任皇帝(1508~1556年),是巴伯爾的兒子,在1530年時繼承了父親的印度領地。他當時征服了古吉拉特邦(Gujarat),不過卻被比哈爾的統治者瑟爾汗(Sher Shah)擊敗,不得不逃往伊朗。在波斯國王太美斯普一世(Tahmasp I)的幫助下,他招募到一支波斯軍隊,於1555年打敗了瑟爾汗的繼承人札吉達爾汗,並佔領了德里。翌年,胡馬雍於德里的紅堡死於意外,其子阿克巴便繼承王位,繼續統治蒙兀兒帝國。
胡馬雍的陵墓於他身亡9年後,由波斯妻子哈吉碧崗(Haji Begum)於1565年下令興建,據說她花了150萬盧比興建這座陵墓,而日後幾位蒙兀兒皇家成員也埋葬於此,包含沙賈汗最喜愛的兒子達拉希克(Dara Shikoh)、蒙兀兒最後一任皇帝巴哈杜兒汗二世(Bahadur Shah II)。
胡馬雍大帝陵墓是早期蒙兀兒風格的建築物,後來阿格拉的泰姬瑪哈陵就是以此為範本,加以設計而成。此一陵墓可以從多方面看出具有濃厚的波斯建築元素:一是設計有3面高大的拱門,一是高聳顯目的中央圓頂,以及多彩的磁磚,而雙層圓頂更是頭一遭在印度出現。儘管如此,陵墓建築本身仍舊是採用印度建築樣式,只是外觀採取簡單的色調設計,並在拱門內部的牆上嵌入波斯文。
你哋都影得我哋多啦!等我影返你哋先!
印度門India Gate
紅砂岩建造的印度門,其地位宛如巴黎的凱旋門一般,是每位遊客前往德里必留下紀念照的景點,印度門位於拉加帕特街(Raj Path)東邊的道路中央。印度門樣式模仿凱旋門,高約42公尺,是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的9萬名印度與英國軍人,和死於印度與阿富汗戰爭中的士兵所建,牆壁上刻有13500名陣亡將士們的名字。
姜帕特大街(Janpath Street)
今日本來可以有半Day 在這裡Shopping的,但可惜在Day 4飛機Delay了,當日要參觀的景點,都留到今日才參觀,所以少了時間Shopping啦!
15:00回火車站取回行李後,再搭的士RS 300往機場,17:45搭 India Airline (HKD 1085)往印度南部的科欽Cochi /Kochi
21:00 到達科欽機場
於機場找住宿時,轉折間給介紹來到科欽呢間近海邊的民宿Sea-Crest Inn住兩晚!RS 900/三人/晚,民宿主人熱情,好似去了歐洲的民宿一樣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